项目档案
项目名称:潍州麓台学校室外园林景观设计
项目地点:山东省潍坊市望留街道
项目类型:景观设计
总设计师:周瑞芝
主创设计师:薛彦宝
植物设计师:张静
施工图设计师:吕珊 孔雀屏
麓台秋月
银河漾漾净天街,
碧月辉辉招麓台,
台上读书燕太子,
青光依旧向人来。
整体鸟瞰图
齐鲁大地,礼仪之邦;
浮烟山下,望留古镇;
麓台文风,绵延留长;
潍州麓台学校如依偎在春风里的茵茵绿草,和着漫随天外的书声浪浪茁壮成长,一阙潍州麓台校赋,其精髓,穿梭在这一纵、两横、六园的琼阁,流淌在一步一现的办学思想,又或学生们的字里行间,飘曳在传统与科技交相辉映,古典与灵动同频共振的当下。
广场空间的布局及道路引导性分析图
铺开100亩山水画卷,雕琢6.7万平米放飞天性的舞台,强调立足本土文化和自身基础,勾勒学子们小学到初中九年一贯制多样性成长之路,这里用是个表达思想与志趣,用书籍形成品格和修养,用礼仪引导言行和心智,用音乐来净化情感和心灵,用数学来阐明思维与判断,用学术来阐明心志与变化,开心创客空间更是让学生们凭借智慧,沉浸与实践及体验感受创造的无限可能,缔造学生们创造敞开式的成长空间,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,只为科学,系统安全的教学活动的开展,均衡科学的课程安排,结合专家治校 小班教学 突出特色,让更多的互动在这里得以呈现,更多的专项辅导游走于课间。
总平面图
结构分析图
"礼"对华夏灿烂文明影响深远,而在历代的学院建设中更是处于核心地位、礼的字面解释可概括为:礼敬、礼制,礼仪、礼度。而在景观布局上可概括轴线突出,主次分明、层层递进。潍州八景之一的麓台的布局概括为为台前有泉,台后有山、中间设台的三层布局,所以在崇礼广场的设计上采用了三进院的布局模式,形成前院、中庭、后院,以体现对礼和麓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
项目位于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驻地,浮烟山东北麓,位于麓台学院原址辐射区,北临潍坊医学院、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府,文化气息深厚,学习氛围浓厚。规划用地面积73386㎡。
崇礼广场
前院作为学校对外的客厅,主要传承麓台经典文化,宣扬学校的办学理念、办学特色,前厅中心设计亚圣孟子讲学雕塑、雕像四周清溪萦绕,记录滋养着麓台的经典书香文脉,中心景观两侧对称布局树阵,月灯、以烘托前院的书香之气,具有书香之气的宣传栏分布于主道两侧,记录着历史,宣扬着麓台学校的特色与文化。
垂花门
前院与中庭之间设有二门,二门是中国古代造院的必设之门,这一点在合院中体现尤为明显,称之垂花门。此门应是古代崇礼的一个标志性构筑,同时还是一处内外区分,动静有隔的一处过渡空间。二门与校训影壁相结合形成一幅美图壁画,烘托麓台学校的诗情画意、崇礼尚学、书香徐来的研学盛景。
崇礼主广场
穿过二门,豁然开朗,形成了崇礼主广场,场生人聚,有场方能聚合百家之言,四方经典,以育麓台学子。广场形态方正简洁,广场南侧设计有竹简形式的经典名人语录,以供学子学习感悟,广场两侧常青树阵挺拔葱郁,条状绿带一字展开 ,四书香浓郁的竹简,把崇礼尚学的思想传送到校园的各个角落。
孟子讲学
后院是崇礼广场的收尾,同时也是由教学区进入生活取得一个过渡院落,此院落借意浮烟山之名以此寓意浓郁的书香离不开书山的积累,书山如画、勤可至,以此勉励莘莘学子发奋勤学。
本项目设计的重点是对校园空间的景观布局和文化融合。在景观结构上重点突出南大门到综合楼的主广场空间。形成这个学校的主要景观景点和对外展示空间。根据师生的主要行动流线,组织交通,形成各空间。
设计主题——麓台学校与麓台学院可谓一脉相承,受麓台文化的滋养,同时又具有现时代的活力与气息,所以麓台学校的景观设计主题定为:传承经典、弘扬书香、崇礼尚学、寓教于乐。
景观设计手法——以古典中式园林造景手法为基础,人工与自然相呼应,文化与休闲相融合,满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,
体现出浓郁的现代中式风情。
设计原则——整体性 艺术性 实用性 针对性
结构分析——结合地块现状及设计主题的寓意,整个校园的骨架可为“一纵、两横、三区、六园”的主题空间。
“一纵”:崇礼主轴,表达的是对经典传统文化、礼制的传承与延伸。
“两横”:联系主轴与各园区的虚拟轴线纽带。
“三区”:教学区、生活区、活动区
“六园”:教学区(博学园、勤学院、求索园、创新园)、生活区(温故知新、修身养德)